加入收藏 | 在线投稿

返回总网 | 简体繁體 手机版 微信 电脑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作家

写给武阳台树明老弟:我们结识, 既是缘分,又是天意!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作者:刘维嘉         发布时间:2019-01-13 18:25:51         字体:    

刘树明(左)和文友们在一起
 

    2019年元月12日,企业家刘树明老弟在微信写下这样的话语:“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经常拿着一架老式相机拄着双拐不停的去采访各种人物、逝去的老街、和人们记忆中的故事。我经常半夜醒来发现他还在发稿子。之所以我用(尊敬)一词是发自内心的,维嘉老兄的笔下写过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物,从来没要过润笔费,放到现在这个以金钱论英雄的社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没有一点儿作家的傲慢和装腔作势,从他身上你看到的是真诚、是平和、是责任还有感恩。我很少用这种语言来颂扬一个人,但是维嘉兄配。”


   看到这段感人的话语,让我明明白白看到刘树明老弟的善良、朴实、厚道、真诚和坦荡的心底。


     想来,与刘树明相识已经3年有余,他的老家在易水湖畔,一个古老的村落武阳台村。在这个村子里和村子四周,古代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村里还有曾经辉煌过的兴善寺遗址,尽管兴善寺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善根善念和善心已经从这里传播到四面八方,与易水河的河水一样,涵养着这里的祖祖辈辈。在村头还有革命先烈的墓。村外有树林子,有大片大片的麦子地,还有水塘。村里村外,处处凝结着浓厚的乡情,让远离这里的游子们回味无穷,尽管许多人已经离开村子,但是他们的心一刻不曾远离。


   刘树明是武阳台人,早年离开村庄,开办了企业,并定居在北京市通州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的刘树明,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经常与夫人孩子回老家,到老房子住些日子,感受这里的亲情和沁人心扉的新鲜气息。
    2016年,他在老屋前的空地建了“乐竹亭”,种植了翠竹,也种下了对家乡的眷恋,就像阳光下,斑驳的竹影,在微风里轻舞,在他的心头荡漾,让他浮想联翩,让他饱含醇厚的醉意。

    每当夜晚来临,夜色里,月光下,他和友人坐在“乐竹亭”内,观竹赏月,总是心情激荡,感慨万千。他懂得自己的根在这片充满泥土芬芳的大地,儿时的欢歌笑语已经被老屋、老树所收藏,这里还有他儿时的发小儿,还有刻印在小路深处的足迹和扎根在心底的亲人们嘱托的话语。

    他常 对我们说,至今他还记得,在他离开村子去求学、去创业的那天,亲人和父老乡亲送别的话语始终没忘记,还有送别的恋恋不舍,他是眼含泪水离开村子,踏上人生的旅途。他历尽千辛万苦,不断打拼,终于成功了。在人生辉煌面前,他一时一刻也没有把武阳台忘记。

    那天,我们几位应邀来到刘树明的老屋里,他带着我们沐浴小树林的晨曦,置身绿油油的麦子地,吮吸着久违的甜蜜,感念衣食父母的辛劳和不易。

     刘树明十分聪慧,企业经营得心应手,为人处世以诚相待,书法绘画爱不释手,待人接物恪守老礼。

    他还有拿手的烹饪手艺,红案白案样样精通。记得在武阳台住的那几天,只见刘树明拿着电饼铛从门前走过,不大功夫,一张张外焦里嫩,层多柔软,香喷喷的大饼就送到餐桌,还有从易县县城买的刀工讲究的羊头肉,吃在嘴里,美在心里,难以忘怀。他说,烙饼的面是从村里磨坊买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羊头肉更是传统风味。怪不得这么香,回到京城数年,每每回忆,总会勾起我们几个的馋意。

    结识树明老弟,也许就是天意,没错,既是缘分,又是天意!

        (刘维嘉)

         附件:
     前不久,曾经有感于一位挚友的微信留言,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前不久,一位挚友从互联网看到了由通州区委宣传部和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编辑的这篇报道,写下了这样的留言:“您在这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世间游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斩关夺隘!您用行动诠释了坚韧,捍卫了尊严,赢得了赞许!您在我心中光芒万丈!衷心地祝愿您和家人幸福安康!”

    她的的话一直让我感动着,她仿佛看着我在蜿蜒曲折的人生路一步一步走来,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和艰辛,所得到的成功和欣慰。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精辟、最暖心、最感人的厚重语言,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她是一位有思想、有品位、有内涵,一位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秀外慧中,朴实厚道,乐于助人,心灵高尚,深得敬佩的人。

    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在不经意间,我已经走过人生的60个寒暑春秋,一路走来,虽然历经艰难与困苦,历经坎坷与考验,但是总有贵人相助,总有挚友相伴,他们让我在艰难曲折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行。尤其是在学习、生活、工作,包括参政议政、文学作品创作等方面,给予我热情支持、帮助、鼓励和厚爱的各级和各界领导,各个领域的朋友,他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人的一生应当结交挚友,挚友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和地位。我们应当用心去结交,用真诚去感受,用真情去珍惜,永远去感恩!感恩挚友!感恩贵人!感恩好人!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或中联社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上一篇:腊八粥【散文诗】
下一篇:京味儿诗歌 :腊八——前奏春曲/ 文军
相关新闻
新闻热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国际联合新闻集团.    主办:中国国际联合通讯社   

UNT 04, 7/F,BRIGHT WAY TOWER ,NO,33 MONG KOK ROAD ,KOWLOON,HONG KONG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投稿邮箱: gls68689999@foxmail.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NO:1734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59698234—000—0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