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在线投稿

返回总网 | 简体繁體 手机版 微信 电脑版

频道
加入收藏
滚动头条新闻

解放军在美舰穿台海必经之路军演 发强硬信号 航母辽宁舰24日出海海试 为大修后今年第二次出航 世界首款无人预警机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亮相 成都湛江重庆同时启动向烈士亲人赠送参战纪念章首发式 中美日三国海上力量在南海相遇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多少国家出兵100万与中国血战 美媒:有了它 中国海军作战范围将覆盖南海 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 给家乡捐了1000万 中国首次派重兵参加俄军战略级演习 灾难无情人有情 风雨同舟见真情——砀山中队成功营救4名被困群众

当前位置:首页 > 频道 军事专题

最可爱的人: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记者 唐希 杨月 卢冠琼 见习记者 李慧慧 实习记者 胡云茹         发布时间:2018-08-01 09:38:56 字体:    

宋伟(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中国人的故事|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

  2018年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公司机长刘传健凭借着高超的技术以及超人的定力,驾驶故障飞机完成了一次“史诗级降落”,机上一百多乘客安然无恙。而当“英雄机长”的另一重身份“退役军人”为人所知时,点赞更是铺天盖地。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无数军人曾把青春热血洒在军营,脱下这身军装,他们扎根在新的战线上,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一片新天地!

  从百姓的兵到百姓的“头”:

  “这辈子当兵没当够,还要继续做后八里沟村的兵!”

    后八里沟村位于山东济宁邹城东部郊区。13年前,这里曾是负债20多万的“乱村”,是当地人眼中“没有救”的贫困窝。13年后,凤凰涅槃,后八里沟村蝶变为集体资产35亿的“全国文明村”。破茧成蝶的背后,浸满了宋伟的心血和汗水。

  1998年他退役后,经过数年艰辛创业,已经成立了小有规模的建筑公司和物业公司。但老父亲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后八里沟村再穷,也是咱的家啊!你当过兵,乡亲们信你,你扬眉吐气了,也要带着村里人扬眉吐气!”老父亲意味深长的叮嘱、乡亲们信任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宋伟。他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却极度贫瘠的土地,担任后八里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他许下了承诺。一定要把后八里沟村拉出泥窝、贫困窝!2004年寒冷的冬天,宋伟奔走在后八里沟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大刀阔斧,修路点灯改善村居环境、给村干部立规矩……一件接着一件。为完成“城中村”改造,打消村民顾虑,宋伟不仅掏出300多万元,还第一个拆掉自己家的小别墅。拆别墅那天,宋伟的父母心疼得直掉眼泪——三年前,为了孝敬父母,他才建起的这栋别墅;三年后,为了让老百姓跟着干,他毅然把房子拆了……

  在他的带动下,7天时间内,480户村民全部拆完。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宋伟当初的承诺就一一兑现,24幢共15万平方米的楼房宽敞明亮,拔地而起,后八里沟村成为济宁市第一个当年建设、当年入住而且免费入住的“城中村”改造典型。

宋伟(中)带领村里退役军人组建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内打扫卫生(受访者供图)

  村庄的整体搬迁是后八里沟村发展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村民凝聚力量、打起精神、真正走向富裕的起点。将自己辛苦多年创建的建筑公司无偿转给村里后,宋伟带领后八里沟村于2006年先后创办村集体企业酱菜厂、预制件厂,2007年,成立开发公司、建筑公司,2012年成立集团,现全村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退役士兵40余人)。2017年,后八里沟村在全省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把集体资产配发给村民和员工,平均每户家庭分到原始股价值400万元左右。后八里沟村的发展实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双轨起飞。

  13年间,后八里沟村创造了脱贫的奇迹,荣誉纷至沓来。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今天的后八里沟村,宋伟付出了多少。

  宋伟时常回忆起曾经在部队的那段时光,正是那段时光教会了他责任与担当。他说:“我们村集体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更离不开现役军人和现代化国防给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辈子当兵没当够,我还要继续做老百姓的兵,做后八的兵!”

  从军中先锋到缉毒先锋:

  把命提在刀尖上过!与毒贩子斗志,与亡命徒斗勇!

2015年,在一次抓捕行动中,高明从汽车上查获了36公斤毒品(受访者供图)

  “把他绑了,他肯定是警察!”毒枭突然拔枪指向高明,并示意手下动手。多年的卧底经验告诉高明,自己的身份并未暴露,对方这一突然间的举动,可能只是有意考验。一想到这里,高明面露怒色,大声呵斥道:“什么警察?我是来发财的!你认为我是警察就一枪把我嘣了,动手快一点!”被高明的气势震住,毒枭转怒为笑:“开个玩笑你还当真?做我们这一行不小心不行啊!”经过40多天的卧底煎熬,高明终于取得了毒枭的信任。

  这不是电视剧桥段,而是发生在退役军人、禁毒一线警察高明身上的真实故事。曾经在部队多年练就的反侦察经验和过人胆识,让高明成为破获重特大案件的禁毒尖兵,他常被同事们称为“破案奇才”。

  1999年,高明结束了自己13年的军旅生涯,留在了自己参军的地方——临沧,成为了一名缉毒公安。

  临沧市地处滇西边陲,与缅甸北部金三角毒品主产区接壤,国境线长290公里,没有天然屏障,山间小道与缅甸相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临沧成为了全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在这个毒品重灾区缉毒,其凶险性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我痛恨毒品!”高明说,“在我退伍转业前一年,我一位好友因意志不坚定,染上毒品身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去了啊!”这件事对高明触动很大,在转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缉毒警种。他立志要多抓毒犯,多缴毒品,使老百姓少受毒品的伤害。

2014年高明参加“6.26”国际禁毒日公开销毁毒品活动(李毓章摄)

  2000年7月,这是高明正式缉毒生涯的开始。当时他收到线索,在中缅边境当场查获毒品海洛因57公斤。在审理此次案件时,他又获取了新的线索:这批毒品本打算运输至外省交付。

  为彻底捣毁这一贩毒团伙,高明化妆成运送毒品的驾驶员与另一名民警押运着毒品,驱车4400公里赶赴毒品交易地。

  在交易过程中,毒贩突然有所察觉,驾车逃窜。“如果抓不到此团伙毒贩,案件就会前功尽弃,达不到一网打尽的目的。”在这紧急时刻,他迅速驾驶车辆展开追捕。

  在追捕了十多公里却无法堵停的情况下,高明毅然驾车逆向行驶,向对方车辆迎面撞去!剧烈的撞击导致其身受重伤,但他顾不上疼痛,迅速踹开车门,在毒贩拔枪之际,高明和战友猛扑上去将其擒获!至此,这起案件才正式成功侦破。

  这命悬一线的时刻,只是他16年缉毒生涯中的一个缩影:卧底侦查50余次,侦破案件80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3.4吨,抓获嫌疑人1600余人、毒枭和重大毒贩32名,缴获毒资及赃款1.5亿……

  每一次抓捕行动都可能再无归期,高明如何能经受如此大的压力,屡立大功?他说:“我曾是军人,忠诚和血性早已融入血液,如今既然国家让我走上禁毒这条路,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从中国军人到大国工匠:

  曾经一身戎装以身许国,如今练就本领航空报国


工作中的李志强(受访者供图)

  大推力的航空喷气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空军实力的根本保证,更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航空喷气发动机要承受足以熔化钢铁的高温,产生能把数十吨战鹰瞬间加速的推力。要打造这样一台强劲的发动机,需要装配工人把几万个零件组装到一起,重达数吨的发动机,装配精度堪比机械表芯。

  我国航空发动机装配领域的首席技师、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装配工李志强是位退役军人。1983年,19岁的李志强退伍回到沈阳,怀着航空报国的初心,来到工厂。

  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十分复杂,光需要装配的零件就有数万个,零件之间的衔接更是精细。隔行如隔山,刚刚经历过角色转变的李志强有些犯难。不过,经过2年的军营生活,军人的刚毅早已融入血液,他告诉自己,不能退缩。

  就这样,他每天都带着笔和本,追在老师傅身后,不懂就问,还挤出时间自学了机械装配的大多数课程,抓住机会学习了电大管理专业的全部课程。

  经过十年历练,李志强不仅掌握了多机种发动机的装配技能,而且一看到装配图纸,就能将成千上万个零件组装到一起。李志强完成从“部队转业的纯外行”到“活图纸、活标准”成功逆袭的背后,是以“战斗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无数个埋头钻研的夜晚。由于技术高超、业务能力强,李志强在1995年被任命为总装班班长。当时,他们的装配工作面临着两难全的问题——在缩短装配周期的同时,保证航空发动机的质量。

  由于人员有限,工人们经常干到精疲力竭,还需要加班继续干,李志强就想,可不可以将有限的人员分成几组,将每步操作细化成多道工序,从而实现长时间的接续生产?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了一致否定,因为发动机装配工作对人的要求极高,中途换人,没人敢保证工作质量。“这是雷啊!”大家劝他。

  “雷区?不怕!我们闯一闯!”李志强带着这份骨子里的军人的果断和勇毅,带着团队进行大胆尝试。最终,李志强班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基础上,缩短装配时间超过20%!

  在科学安排装配流程的基础上,李志强还对队伍实施军事化管理,狠抓队伍技能。为了训练开桥式吊车装配机匣,李志强曾在吊车钩上用绳子拴一支笔,要求大家将笔送入啤酒瓶。他的李志强班,有组织有纪律,有本事有骨气,成为“航发人”队伍的新标杆。

  过去,李志强在部队里提高技能,练就本领,是为了保家卫国。

  如今,李志强班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多。李志强说,自己未来将继续行进在中国航发追梦之路上,铭记“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使命。带领队伍在新的岗位上提高技术,是为了打造最强劲的中国动力,以大国工匠的名义,托举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李志强(左一)正在给员工培训机器操作技巧(受访者供图)

  他们就是退役军人,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仍为人民舍生忘死。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从现役到退役,变了的是就业的领域和岗位,不变的是用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

  致敬,中国军人!致敬,不变的军魂!(中国青年网记者 唐希 杨月 卢冠琼 见习记者 李慧慧 实习记者 胡云茹)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或中联社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上一篇:灾难无情人有情 风雨同舟见真情——砀山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新闻热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国际联合新闻集团.    主办:中国国际联合通讯社   

UNT 04, 7/F,BRIGHT WAY TOWER ,NO,33 MONG KOK ROAD ,KOWLOON,HONG KONG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投稿邮箱: gls68689999@foxmail.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NO:1734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59698234—000—0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