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情暖农村 信息助力促农和谐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作者:文/杨蓓蓓 图/全意诚 发布时间:2018-08-17 22:50:39——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支农帮扶团“智能互联”国家重点团队系列报道(六)
【中国国际联合通讯社安徽讯】为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鼓励开展农村电商服务及农村产业的营销,我校团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选派了来自不同专业的15人构成的国家重点团队前往凤阳县小岗村对当地电商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和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搭建网站宣传平台,打造‘互联网+’产业新貌,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助力乡村农产品发展。
组建专业团队,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
“智能互联”科技支农帮扶团围绕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环境保护等“三农”热点问题,在指导老师杨蓓蓓的带领下,与小岗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形成实践基地合作伙伴关系,并着重了解研讨关于小岗村特色农产业、电商产业的详细情况,据此制定活动计划,找出帮扶工作的重点难点,并有一定针对性地准备解决方案,帮助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加影响力,提高销售量。
实践团队的组建,充分体现我校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发挥学科专业运用价值、人才培养定位及企业办学优势,在乡村一线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在小岗村葡萄合作社,实践团队实地走访村户及果园,并采访了相关负责人。据负责人介绍,2001年小岗村在江苏长江村的帮助下,建立了近80亩的优质葡萄种植园,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小岗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践过程中,队员通过优化、完善微信公众号——小岗科技,发送推文,以直播的形式在淘宝网店增加客户体验度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技术和专业知识,助力小岗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当地电子商务建设,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与工作人员共同完成销售订单作业,并加入直播元素,形成网络口碑效应和连锁宣传反映。
队员们还从葡萄农户处了解到,目前市场需求大、前景好但宣传推广的平台小、渠道少。于是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产业扶持为着力点,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尝试提出种植产业和电商服务合作的销售方案,充分发挥“小岗”的产地标志影响拓宽市场,实现规模经营,增加贫困户收入。
互联网+大包干,新时代三农服务再升级
团队随后来到凤阳小岗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小岗农民”原生态大米、黑花生、蓝莓果干等土特产吸引着队员们的目光,而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互联网+大包干”的源乡愁电商模式。公司副总经理姚天介绍,该平台通过乡愁纽带、城乡互助,计划将全国2.5亿农民与城市亲友一对一连接起来,搭建基于亲情乡情的精准上行通道,重点解决农产品上行难和提升农民服务尊严问题,实现农产品上行和电子商务精准扶贫。
队员们在"小岗赋能工程"(小岗村电子商务工程)体验中心了解到,他们利用新型网上商城对接因途径问题滞销的农产品,利用互联网优势,扩大农产品市场覆盖面,推动销售市场外扩,在农产品销售关键环节实现农户经济创收。
队员们在了解现代农业产品特色的同时,亲身体验示范岗工作,感受“互联网+新型农业”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当地工作人员表示,会将“小岗互联网+大包干运营模式”发展得更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网店的宣传推广中,增加平台的传播能力, 扩大宣传渠道和市场购买力。实践团队对“小岗赋能工程”帮助334户村民开通网店、免费推广特色农产品的做法赞叹不已,在详细了解平台的加入流程和运营机制后,积极反思如何进行小岗“互联网+大包干”模式的复制、推广工作。
队员代表向姚总演示了由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农产品外包装、电商平台、温度控制器(主要采取响应式布局技术搭建,实现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并发访问)等。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或中联社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主管:中国国际联合新闻集团. 主办:中国国际联合通讯社
UNT 04, 7/F,BRIGHT WAY TOWER ,NO,33 MONG KOK ROAD ,KOWLOON,HONG KONG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联合新闻网 投稿邮箱: gls68689999@foxmail.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NO:1734300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59698234—000—04—12—9